移到主要內容
:::

食品及檢驗專區


食品科文章發布日期 2025/10/15

美食送我家安全嗎?!

隨著生活步調忙碌、飲食型態轉變及電商興起,民眾使用美食外送平台 APP 訂餐、訂飲料之情事日益頻繁,顯示大家逐漸習慣此類新型態的訂餐外送模式。 苗栗縣衛生局為食品安全把關,執行「114年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計畫」,針對外送平台外送之餐食,店家作業品質、衛生管理及食材是否符合食安法之規定,於縣內查核「與平台合作餐飲業者」14家、「雲端廚房業者」2家及「外送服務員」5位進行查核,查核內容包括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產品責任險、食材及菜單產品來源標示…等,並現場共抽驗14件成品檢驗微生物及產品標示68件,僅1家餐飲業者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經限期改善後複查合格,其餘皆符合規定。 苗栗縣衛生局提醒食品業者應實施自主管理,遵守食安法之規定,另民眾使用外送平台取餐謹記「看、查、慎、取」4大原則: 1.看:訂餐時要看清楚網路上店家餐點標示清楚資訊,優先選購有食 品業者登錄的店家。。 2.查:用網路地圖查詢店家相關資訊,建議挑選有實體店面及網路評價比較優的業者。 3.慎:餐點下單前,要求送餐不要放地上。 4.取:取餐先檢查包裝,完整無滲無異味。 最後拿到餐點盡速吃完,若無法馬上享用,請先以適當溫度保存,如放冰箱(冷藏小於7度)或保溫袋裡(熱藏大於60度),這樣就可安心享用美食。 照片1 照片2

文章內容

食品科文章發布日期 2025/09/22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114年「夜市抽驗全數合格 守護食安不打烊」結果

夜市是許多民眾休閒娛樂及解決日常民生需求的重要選擇,更是親朋好友聚會、聊天聯誼的熱門場所。無論是逛攤位、品嚐在地小吃,或是感受熱鬧氛圍,夜市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於夜市購買食品之衛生安全,執行「精進地方政府關鍵食安管理計畫」,其中「夜市」為該計畫指定之高關注場域之一。針對本縣轄內夜市型態進行分類,包括苗栗英才夜市、公館夜市為觀光夜市,後龍夜市為大型流動型夜市,銅鑼夜市、頭屋夜市及建國夜市屬於地方型夜市。本局依據上述型態進行衛生稽查,共查核業者37家,均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相關規定,並同步針對即食食品進行微生物加強抽驗,共計抽驗45件產品,檢驗結果全數符合食品衛生標準。透過持續的稽查與抽驗作業,期能確保民眾在夜市消費時能放心選購,吃得安心、逛得開心。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您,於夜市購買食品選擇夜市商家時,應注意攤位環境是否整潔,食材新鮮度、生熟食分開處理,並於購買後盡快食用,切勿讓食品長時間置於室溫;若無法立即食用,請妥善保冷或保溫,以避免細菌滋生。為預防食物中毒,請落實「預防食物中毒的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食品安全從你我做起,守護的不只是健康,更是消費者的權益。夜市雖熱鬧好逛,食品安全衛生不可忽視,才能吃得安心、逛得放心! 食品衛生稽查 抽驗物品

文章內容

食品科文章發布日期 2025/09/15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公布114年中秋複合式稽查專案抽驗結果

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除了賞月、品嚐月餅,近年來許多家庭和朋友選擇在這個節日裡進行烤肉聚會,無論是在自家烤肉,還是選擇到烤肉店聚餐聊天,都已變成是過節時必不可少的活動。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於中秋佳節之食品衛生安全,執行「中秋應景食品製造業稽查」、「中秋應景販售業稽查」及「中秋應景餐飲業稽查」專案,針對縣內月餅製造業、烘焙業、超市、量販店、燒烤店等餐飲場所等地,進行衛生稽查共計查核25家,1家業者作業環境未符合規範,已複查改善完成。抽驗月餅及期餡料、加強抽驗市售中秋月餅、餡料和烤肉食材、蔬果等,檢驗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甜味劑、硼酸、保色劑、漂白劑、環氧乙烷)、食品微生物、禽畜肉類中動物用藥殘留及蔬果農藥殘留等,共41件成品及半成品。檢驗結果符合規定40件,其中1件(大黑干)檢驗出「防腐劑」不符規定,已移請所轄衛生局後續辦理。 楊文志局長提醒民眾選購食品時應留意,避免選擇顏色過於鮮豔、具刺鼻味之食品,宜選擇完整包裝、標示清楚的有效日期、內容物和製造廠商資訊,購買後應按照包裝上的保存建議進行存放,並盡快食用完畢。中秋佳節歡聚烤肉時,應注意食物製備及燒烤食品之衛生,謹守「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澈底加熱」之五要原則,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 照片1 照片2

文章內容

食品科文章發布日期 2025/08/26

網購食品停看聽,掌握「三要三不」最安心!

近年來,網路平台行銷蓬勃發展,食品廣告琳瑯滿目,民眾面對眾多選擇,若稍有不慎,不僅可能傷身,更可能讓荷包失血。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鄉親朋友,購買網路食品時務必牢記「三要三不」原則,才能聰明消費、安心選購。 三要:1.要查證:看到廣告應主動查詢資訊與合法性。2.要詢問:有疑慮應向專業醫師或相關單位請教。3.要比較:多看多比,不被單一廣告牽著走;三不:1.不輕信:對於「神奇療效」、「快速改善」等產品宣稱不輕易相信。2.不衝動:不因誇大行銷手法而立即下單。3.不轉發:不散播未經查證的廣告或購物資訊。衛生局提醒,凡食品即不具醫療效能,廠商常以「專家背書」、「強調局部特寫畫面」、及「使用前後對比」強調短時間可改善疾病症狀等手法,誘騙消費者購買產品。 此外,隨著通訊軟體與社群平台普及,許多民眾甚至在不知情下,轉發或代為宣傳不實食品資訊,成為幫兇,請小心!以上行為可能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若刊登食品廣告內容涉及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情節,可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若涉及醫療效能認定,則可處60萬元至500萬元罰鍰」。再次提醒鄉親,我們應成為「聰明消費者」與「正確資訊的傳播者」,若身體出現不適,務必循正常醫療管道就診,切勿相信誇大不實或涉及療效的食品廣告,以免延誤治療。 圖片1 圖片2

文章內容

食品科文章發布日期 2025/07/31

廣告踩雷罰很大「114 年食品廣告管理暨違規案例分析課程」,教你避開違規地雷

📢 強化法規認知 杜絕違規廣告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辦理食品廣告管理暨案例分析課程 為強化食品廣告相關業者對法規之正確認知,協助企業有效避免違規風險與商譽損害,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特別舉辦「114 年食品廣告管理暨違規案例分析課程」,透過法規說明、違規態樣解析及實務案例分享,協助廣告從業人員全面掌握食品廣告的合規原則。 本次課程將針對食品廣告常見違規樣態、主管機關裁罰標準及違規文案判斷依據進行系統性說明,幫助業者深入理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相關法令,避免誤用違規用語、誇大不實陳述,進而減少廣告違規事件的發生。 課程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擔任講師,針對實務上常見的違規用語、爭議案例、裁罰依據與預防對策提出實用指引,協助業者強化法規遵循能力。 本課程對象限於本縣食品相關產業之廣告從業人員,透過課程,業者可清楚掌握法令紅線、提升自我審查能力,進而降低違規風險、避免誤踩法規,守護商業信譽。 📌 課程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誠摯邀請各業者踴躍報名,一同強化法規遵循、建立自律文化,從源頭杜絕違規廣告行為,打造更安心、合法的食品消費環境 課程時間表 報名資訊

文章內容

食品科文章發布日期 2025/07/31

如何挑選美味又安全的醃漬蔬菜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強調無添加與自然發酵的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醃漬蔬菜是利用鹽、醋、糖等調味料,搭配蔬菜醃製而成的一種傳統食品,可以長期保存並增添風味。醃漬過程中,鹽分和酸性物質能夠抑制微生物生長,達到防腐效果。常見的醃漬蔬菜有酸菜、泡菜、蘿蔔乾、榨菜等,不僅可作為主食的配菜、也可加入火鍋、湯品、炒菜等料理中,甚至可當作零食、點心及下酒菜。 福菜是苗栗特色客家傳統醃漬食品,又稱為覆菜或仆菜,主要由芥菜和鹽製成,經過日曬和發酵而成,帶有獨特的酸香和鹹味,也是客家菜料理中常見的食材。為把關醃漬蔬菜的食品安全衛生,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每年針對縣內的醃漬蔬菜製造業進行稽查與抽驗食品添加物,皆符合規定。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選購醃漬蔬菜時應優先挑選包裝完整、中文繁體標示清楚的產品,避免購買色澤過白或有刺鼻異味的產品,同時應依產品標示的保存條件妥善儲存,烹調前,用清水充分清洗,減少鹽分和添加物的殘留,也要避免過量攝取,並搭配新鮮蔬果,增加飲食的多樣性。再次提醒鄉親朋友,醃漬蔬菜是一種方便、美味的食品,但應注意適量食用,並選擇衛生安全的產品,才能兼顧美味與健康。 醃漬蔬菜製造業稽查 抽驗照片 福菜佳餚-福菜肉片湯

文章內容

1

2

3

4

5

6

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