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西湖鄉
文章發布日期 2024-05-14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5-17

西湖鄉衛生所新聞稿- 國內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呼籲家長及教托機構留意嬰幼兒衛生及健康

    腸病毒真的來了!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4月28日至5月4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6240人次,較前周上升13.4%。三年新冠疫情過後,腸病毒已經開始流行,並示警「別以為大人的抵抗力好不會生病,大人也有可能得腸病毒的!」。腸病毒傳染力強,為避免病毒透過學童間的頻繁互動傳播,或隨學童帶回家中感染其他幼童,疾病管制署特別呼籲,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應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正確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整潔,確保學童健康。
     每年的4-6月是腸病毒高峰期,腸病毒主要透過腸胃道(水、糞、口、食物感染)和呼吸道(飛沫、噴嚏、咳嗽)傳播,症況通常以輕症為主,會出現發燒、手足口症(四肢與臀部紅疹或水泡)、疱疹性咽峽炎(發燒、嘔吐、咽峽小水泡或潰瘍)、呼吸道及腸胃道症狀(咳嗽、鼻水、腹瀉)若出現嗜睡、肢體麻痺、肌躍型抽搐、嘔吐不止、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症狀,有可能是孩子出現重症的前兆,請立刻就醫尋求醫師幫助。
    因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勤洗手為最主要預防腸病毒的措施,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並應使用肥皂,搓洗時間至少20秒(唱2首生日快樂歌時間);環境消毒也是預防腸病毒的方法,一般環境消毒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漂白水);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時,則使用濃度1,0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200毫升漂白水);環境、器具等用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即可完成消毒。
     本所針對幼托兒園所辦理教保育人員傳染病教育訓練,查核各國小及幼兒園洗手設備,辦理校園傳染病衛教宣導,教導學童正確洗手時機,也要求校方及幼托園所因應腸病毒爆發大流行前,加強定期進行校園及班級環境消毒,當發生同班級一周內有二位以上幼童腸病毒群聚感染時,應立即採取停課措施,且加強宣導腸病毒防治措施,做好個人手部衛生,給予家長相關腸病毒衛教訊息及資訊。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教師宣導
教師宣導
洗手稽查
洗手稽查

 

文章分類

點閱數: 494